灵兔坐落在蒙马特高地。当年,蒙马特是作家和艺术家聚集的地方,文艺咖啡馆便应运而生了。后来,法国巴黎咖啡馆的重心先后转移到蒙巴纳斯和圣日耳曼德培大街那一带,于是,蒙马特的文艺咖啡馆红消香断,先后凋零了。
灵兔现今仍然开业,成了仅存的硕果。不过,它已经蜕变为一个歌厅,不再是一个作家论道、画家挥笔的沙龙,而是成为一个向大众献歌的场所了。然而,不管怎么说,它没有脱离文化艺术的窠臼。
灵兔这座房舍是1795年建成的,开始是个小客栈,乃运货马车夫们的投宿之地。1869年转业为酒馆,取名“杀人犯酒馆”(Cabaret des Assassins)。起个什么名字不好啊,怎么单叫这个?难道是专为杀人犯服务的?当然不是。原来,酒馆的内墙上挂着一些描绘著名杀人犯的版画。
其中的一个犯人叫 Jean-Baptiste Troppmann,曾是一名机械技工,他在1869年分几次杀害了一家八口人,酿成了第二帝国的一起惊天大案。破案和审讯的过程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不但是报纸报道的金矿,也是作家收集鲜活材料的好机会。大作家福楼拜和大仲马以及著名诗人蓝波和洛特雷阿蒙都旁听了审讯。1870年,Troppmann 在巴黎被送上了断头台。这样一说,大家就明白了,酒馆老板八成是把版画和店名当成了招徕顾客的噱头。
1886年,一位名叫 Adèle 的女人收购了这家酒馆。她曾是康康舞女。康康 (cancan)是19世纪在巴黎流行过的一种下流舞蹈。三年之后,大约在1879和 1980年之间,Adèle向老主顾 André Gill (安德烈·吉尔)订购了一幅招牌画,挂在店内,以取代那些晦气的杀人犯形象。
吉尔画的是一只从锅里跳出来的活生生的兔子。于是,大家就把该店叫做“Lapin à Gill”了(吉尔画的兔子)。这不过是个方便的叫法而已,不是正名。这个诨号,首先是顾客觉得好。我们不妨设想一个爷们从酒馆回到家里,老婆问他去哪儿了,他若回答说去杀人犯那里了,多不吉利!若是说去兔子那里了,那就好听多了。其次,店主也觉得好,为了避免晦气,干脆就汤下面、略加改造,将店名改为“Lapin agile”(机灵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