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老将被慈禧下旨斩杀,为什么法国总统出手救他一命
在明朝历史上,有过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广西狼兵。狼兵,是广西田州、东关、南丹等地的土司兵,以悍勇无畏、彪悍善战著称于世,史料记载其“能以少胜众,十出而九胜”,“军令森严,其赏亦重,而兵多不惜死”,是明王朝非常倚重的一支军事力量。每到紧急关头,明朝皇帝都会调派狼兵上阵,在镇压各地农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等战事中屡屡建功立业。
明朝覆灭后,狼兵一度归于沉寂,但他们骁勇无畏、顽强果敢的战斗精神,却一直在广西当地民间得以代代相传。清朝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起义,就是以广西为发源地,并发展成声势浩大、席卷天下的太平天国运动,险些提前终结清朝国运。
在清朝末年抵御西方列强的卫国战争中,广西籍武将也有上佳表现,清末广西提督苏元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苏元春,字子熙,广西永安人。他一生最大功绩,就是在1884年、1885年的中法镇南关大战中,舍命死战,击退法军入侵,取得近代史上罕见的战胜西方列强的大胜利。
遗憾的是,只不过由于此战中另一位清朝名将冯子材,声望和名气都要远远高于苏元春,使得冯子材成为中法战争中的英烈代表人物,广为人知。功劳丝毫不逊于冯子材的苏元春,却几乎被完全被掩盖,声名不显,湮没无闻。公元1884年,清朝西南边境形势危急。法国侵略军进占越南,陈兵边境,对清朝南疆造成严重威胁。当年6月,苏元春临危受命,担任广西提督,在清朝与越南边境与法军展开激战。战事进行到1885年初,形势日趋恶化,法军已经逼近南疆要隘镇南关,如果攻破镇南关这道最后屏障,清朝就会无险可守,法军将会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
大敌当前,苏元春毫不畏惧,日夜坚守在镇南关前线,督促将士修筑战壕、长墙等工事,整修器械,严阵以待。3月23日,法军向镇南关发起猛攻,凭借先进火器和凶猛火力,接连突破清军三道前沿阵地,有的法军已经攀爬上了关墙。危急时刻,苏元春和冯子材身先士卒,手舞长刀,跳出战壕,冲到阵前与法军进行肉搏。清军将士在主帅的感召下,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死守关隘寸步不退,与法军展开一场生死鏖战。法军的火枪火炮虽然精良,但在贴身近战中却没有用武之地,最终被杀得狼狈而逃,清朝取得了镇南关之战的最后胜利,苏元春和冯子材一样,都是此战的最大功臣,从此被载入史册。
此后,苏元春先后被调任广东、湖北等地,后又被重新调回广西。但苏元春晚年逐渐精神懈怠,治军不严,军务废弛,以至于“师律渐弛,兵与盗合而为一,蔓滋广”,引起各方不满。加之他依赖手下胥吏办理军饷,账目不清,出现十几万两银子的亏空。新任两广总督岑春煊为了整饬军务,决定拿他开刀,把他的各项失职情状上奏慈禧。
慈禧大为恼火,“诏夺职逮讯”,苏元春“年已六十矣”,却晚节不保,最后被定为斩杀之罪。谁知吉人天相,“法总统闻其状,急电公使端贵等谋缓颊”。法国总统通过清朝驻法公使端贵,为苏元春求情,要求减免他的死罪。
《清史稿》记载,原来镇南关之战后,苏元春在广西边境主持对法外交事务,他能以大局为重,“尝与法人接,独持大体”,能够公正处理中法外交、商贸往来事务,“法人感其义”,对他也非常尊重。故此法国人才会出手相助。
慈禧不想得罪法国人,苏元春果真被赦免死罪,“诏戍边疆”,发配到西北边疆。但他事后听说此事原委后,非常恼怒,深以为耻,说道:“法,吾仇也。死则死耳,藉仇以乞生,是重辱也!”苏元春一生“不治生产,轻财好士”,结果家无余财,死后居然“贫无敛”,连办理后事的钱都没有,在昔日友人同僚的捐助下才得以入土为安。一代良将结局凄凉,令人叹息。参考史料:《清史稿》
[法国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